天津:电力十足 托起耕者稳稳的幸福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国网天津电力在金色收获季以电赋能,在电力保供、延伸服务、志愿帮扶等多维度发力,助力农民的“米袋子”更满,丰收的成色更足。

  红马甲服务 “红香酥”增收

  天津市罗庄子镇地处大山深处,红香酥梨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果品已广泛打入京津冀市场,预计可为农户创收6000多万元。在丰收之时,国网天津蓟州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走入田间地头,对灌溉线路、电力设施及农户冷库把脉问诊,确保安全用电。

  9月22日,蓟州公司下营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长王萌带队为农户排查冷库用电设备安全隐患。“从最早成熟的甜白杏开始,到中华寿桃、红香酥梨等等,我们根据果树成熟的节气制定了专项线路巡视方案,及时消除缺陷,为山区果农丰收时节安全可靠用电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做好电网秋检、优化运行方式等电力保障工作的基础上,蓟州公司还针对蓟州北部山林区的特点,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对重要线路进行坐标采集矫正、云图绘制、自主巡检,查找缺陷隐患,进一步优化线路巡视效果,提高线路巡视效率,确保秋收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因时因地 流动便民

  “你们的工作太及时了,检查过的机器我们可以放心使用了”。9月14日,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绍印对流动便民服务站的电力工作人员谢个不停。

  据悉,该合作社位于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四中村,拥有一万两千亩的高粱地,年产量2400万斤,高粱收割后需要及时烘干处理,防止霉变。为了确保高粱收割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烘干,国网天津静海公司流动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提前行动,对该合作社烘干机、筛选机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为秋粮储备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进入秋收季以来,国网天津静海公司根据辖区内作物的时令特点及秋收安排设置多个流动便民服务站,将服务地点由营业厅延伸至田间地头。“截至目前,我们在服务范围内设置流动便民服务站40个,服务150余户,切实解决秋收期间各种用电问题。”静海公司蔡公庄供电服务中心流动便民服务站成员解红永表示。

  一对一服务 秋收季无忧

  “泵站已开闸,运转良好。”9月15日,为服务农民秋收用电安全可靠,国网天津城南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一早带着设备来到咸水沽湾千亩稻田种植基地,对泵站设备开展用电检查,稻田承包户薛恩福望着喷薄而出的水流乐开了花。

  该基地是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区之一,优质的水源和土壤使得这里种出来的水稻口感香甜,营养价值高。“为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尝试虾蟹稻立体化养殖,稻在水中长,蟹在稻下游,实现一田多用,双重收益,亩产能达一千多斤。”薛恩福介绍说,每到这个时候,电力人员都会来为我们服务,对用电安全和办电业务进行指导,我们早就是老朋友了。

  今年以来,城南公司推行“用电管家”服务,建立专项服务档案,明确“一对一”服务机制,帮助客户建立电力设备清单和安全隐患整改清单,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开辟秋收用电报装“绿色通道”,缩短业务流程,随时随地为农户提供临时线路架设、故障报修等,使电力服务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充足的电力供应下,千亩虾蟹稻成了聚宝盆。

  此外,国网天津城南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还针对基地绿色、天然、低碳低污染、高效高电气化程度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供电+能效”服务,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将电力服务不断延伸,让农业生产迭代升级。

  丰收见证着辛勤的汗水,回报着努力的付出。金灿灿的稻田里,穿着红马甲的党员服务队员来回穿梭,多措并举为种粮的农民解难题、增底气、强信心,全力以赴助力大国粮仓根基更坚实。(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