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整齐的变压器在村头矗立,让冬季取暖清洁方便;一辆辆电动公交车在道路穿梭,站点再也闻不到汽车尾气;一艘艘船舶停靠港口,柴油被岸电替换……在天津,绿色能源正在源源不断为美丽城市充电。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积极投身天津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绿色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为城市绿色发展赋能。
“煤改电”助清洁取暖
进入1月份,北方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十几度,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杨店村作为天津最早完成“煤改电”工程的村镇,家家温暖如春。“以前,一到冬天就要烧煤取暖,村里到处都是煤烟味,有时半夜还要起来给炉子加煤,太不方便了!如今,村里完成了‘煤改电’,取暖用电,干净方便,不仅暖和,而且再也不用担心使用电火锅线路跳闸了!”村民杨瑞环欣喜地介绍“煤改电”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武清区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发展清洁能源,提升电气化水平,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发展的方向。天津电力与武清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武清区作为“无煤区”改造试点,全面推动“煤改电”工作开展。2017年底,“煤改电”电网配套建设任务完成,12.98万户居民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同时助力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2020年3月,武清区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目前,武清区“煤改电”2334个台区及141条线路运行平稳,未来将为武清区绿色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能源供应。2020年,天津连续5年提前供暖,不仅在武清区,在天津全市有47.19万“煤改电”用户都在享受绿色能源带来的优质服务。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遵循新发展理念。新能源将持续加速。天津电力创新发展理念,将聚焦能源转型新业务、能源数字新产品、能源平台新服务三大领域,构建“平台+生态+共赢”的服务平台,为校园、医院、交通枢纽等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不断探索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港口岸电助生态建设
“以前,邮轮停靠码头后还要继续燃油维持运转,噪音非常大,味道特别呛,船体还有震动,下船乘客会感觉很不舒服。港口岸电项目让码头变得安静,乘客在港口将获得舒适的体验。”在天津东疆港区国际邮轮母港,负责岸电项目的华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袁锋锋介绍。
天津港地处天津滨海新区,国际邮轮母港位于东疆港区南端,是我国北方第一个邮轮母港。2020年底,在国际邮轮母港,亚洲容量最大的船舶岸电系统接入电源,总容量达到40兆伏安,预计未来每年可为大型邮轮充电1890万千瓦时,将改善天津东疆港区邮轮营运环境,港口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2019年,天津电力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智慧能源服务绿色智慧枢纽港口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电力将在天津东疆港区国际邮轮母港开展岸电建设,助力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天津电力将港口综合能源服务融入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大力推动港口岸电、全自动化装卸码头、电动作业车辆、智慧能源楼宇、分布式光伏及风力发电等综合能源工程建设,为绿色港口发展增添绿色动能。“十四五”期间,天津电力还将在天津港新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在港口推广风光互补等综合能源项目,试点建设港口岸电无线充电系统,推进集装箱船、散杂货船、邮轮码头的岸电全覆盖。
目前,天津港岸电总容量51850千伏安,港口岸电接电箱28个,覆盖太平洋集装箱码头、联盟集装箱码头、五洲国际码头等13个集装箱及散货码头,每年用电2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油5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0吨,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建设。每年3月,被誉为“湿地精灵”的世界濒危物种——遗鸥陆续飞抵滨海新区沿海滩涂,集结觅食。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把滨海新区作为越冬栖息地。
除港口岸电外,天津电力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也积极推行电能替代。2020年,天津电力新建各类公交充电站40座、村村通客运充电站18座,大功率充电桩290台,满足全市新增1800辆新能源公交车需求及静海地区200辆“村村通公交”充电需求,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城市核心区域100%覆盖。(来源:中国电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