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12月11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本届“中国工业大奖”,这是继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出席大奖发布会,并作经验交流主旨演讲。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利用水平最高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实现了风储联合、光储联合和风光储联合等七种发电运行方式的自动组态、智能优化和平滑切换,使风光储输出的电力可控、可调,充分发挥电网友好型新能源电站的示范作用。示范工程的成功投产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难以控制、难以调度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示范工程建立了完整的风光储联合发电核心技术体系,为未来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打造了我国新能源形象展示平台,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风向标”与展示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工程共建成风电场50万千瓦、光伏电站10万千瓦和储能装置7万千瓦。目前,工程已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800天,通过风、光、储多组态联合运行模式,累计输出超过26.24亿千瓦时平稳可控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4.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61.61万吨。依托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技术白皮书3部,取得发明专利87项,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高新设备119台,建成风光储联合   发电技术标准体系,颁布国家标准13项,实现了“出成果、出标准、出人才”的三大目标。

  大会对示范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示范工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实践,在无任何工程建设先例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通过坚定不移抓好科技创新,采用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攻克了从科研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多个难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世界创造了典范,是国家电网公司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电力工业和能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王敏表示,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是对国家电网公司破解新能源发展难题取得的自主创新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事业发展的巨大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电网技术进步,加快建设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中国能源互联网,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大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12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同组织评定。经过严格评审和综合审定,授予13家企业、9个项目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来源: 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