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津电力率先打造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

 


天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确定了“十三五”时期,天津将打造“一基地三区”和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在“十三五”宏伟蓝图指引下,天津将加速迈向国际化,城市规模、功能与经济社会开放程度将达到国际水准。作为保障和促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将先行先试,在国内率先打造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服务天津国际化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将重点打造中国能源互联网,国网天津电力将立足天津超大型城市特点,沿着城市能源互联、中国能源互联、全球能源互联路径,努力实现更大范围配置清洁电力,率先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当前,天津市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示范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五大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天津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更大范围内的能源配置。“十三五”期间,预计全市经济年均增长8.5%,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4.7%,电力需求刚性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在经济发展的促动下,预计到2020年,天津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1850万千瓦,年均增长6.8%。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国网天津电力已经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天津电网“十三五”规划,将致力引领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持续打造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占领城市能源互联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制高点,服务天津发展需要。按照规划,天津地区将在“十三五”前期陆续建成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新建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建成锡盟—江苏、扎鲁特—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天津电网与全国电网及跨国能源网互联互通。以上“两交两直”工程建成后,天津外购电比例达到35%,年节约煤炭9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90万吨、二氧化硫81万吨、氮氧化物40.5万吨,可极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目前,“两交”特高压工程已经进入放线阶段,锡盟至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天津段)1月18日在武清也已开工。

“十三五”期间,天津加速向开放型经济、国际化都市迈进。国网天津电力作为全市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之一,有能力更有责任在供电服务上率先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是履行“三大责任”、践行“四个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美丽天津建设的要义所在。国网天津电力将树立国际视野、接轨国际标准,推动服务理念、能力、成效升级,打造一流客户体验,引领天津公用事业发展。秉承“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以“用好电、电好用、用电好”为目标,为客户提供“贴心隐身服务”,提升电能质量和服务品质,在由传统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体验式服务”升级,从关注客户需求向实现客户需求转变,从关注客户感受向引导客户感受转变。在客户服务体验管理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突破,为客户提供“先于所需”、“高于所期”的服务。与此同时,国网天津电力将深入挖掘2015年底荣膺全国质量奖的内涵与价值,树立公司质量标杆形象,探索成立公用事业服务联盟,致力推动服务能力升级,构建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跨专业协同服务体系,形成面向市场的新型电力客户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电网功能由传统单一的供电保障,向确保公共安全、引领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营商环境营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保障民生改善等更多功能拓展升级,在城市雾霾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智能电网 助力天津国际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网天津电力建成了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生态城智能电网,大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天津配电自动化建设进度、规模、实用化水平全国领先,全部A+类地区电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十三五”期间,为助力天津早日成为绿色宜居的智慧城市,国网天津电力将大力重视和发展柔性直流输电、分布式电源、微网、储能、光热发电等能源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密切关注技术与管理融合带来的新变化,着力推动全市电网创新发展。加快全市智能配电和用电升级,通过“十三五”建设改造,全市10千伏线路实现100%联络,配电自动化、配电通信网、智能电表覆盖率全部达到100%,电网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创新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和技术,确保清洁能源安全便捷并网、100%消纳,打造清洁能源多级消纳示范。打造全国首个低碳全电驱动的自贸区,和生态城世界城市能源互联网样板,形成“网-云-端-服务”模式,助力天津成为全球范围内共有共享的和谐城市。同时,国网天津电力将构建以电力流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形成覆盖智能用电小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的全链条智能用电体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