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入津”助力美丽天津

 


记者从天津市电力公司获悉,为满足外受电力需求,有效保障本市电力供应,本市2017年前将建设锡盟至南京、蒙西至天津南及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两项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天津受电能力500万千瓦,每年新增受电200亿千瓦时,可节约煤炭消费900万吨,减少地区二氧化碳排放1750万吨、二氧化硫4.4万吨、氮氧化物4.6万吨,大大改善本市环境空气质量。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下,近年来,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增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已成为本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目前,以京津冀鲁为研究对象的东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高达西部地区的5.2倍。根据能源局发布数据,本市PM2.5构成中,50%至60%来自燃煤。为落实国务院近期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本市将加快实施特高压“外电入津”战略,加大区外送电通道和城市电网建设力度,提高天津电网外购电比例,变输煤为输电,优化本市能源结构。到2017年,本市将减少燃煤消耗总量1000万吨,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截至2012年底,天津地区总装机容量1132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711.88亿千瓦时,地区累计发电量587.29亿千瓦时,外受电量124.59亿千瓦时,外受电量比例为17.5%,远低于北京、上海的72.85%和30%。

据分析,“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本市电力用电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2020年,天津电网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710万千瓦、23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1000亿千瓦时、1300亿千瓦时,根据电力平衡结果,天津电网分别需要从区外受入电力688万千瓦、1058万千瓦,外受电比例将分别达到34.71%、39.66%。目前,天津电网外受电通道极限受电能力约为500万千瓦,无法满足区域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电网规划安排,2017年前将建设锡盟至南京、蒙西至天津南及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上两项工程是连接锡盟、蒙西、山西能源基地和京津冀鲁负荷中心的重要输电通道。目前,锡盟至南京交流特高压工程可研设计已完成评审,待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蒙西至天津南交流特高压工程可研设计已完成评审,天津界内特高压线路选线和天津南特高压站址选址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