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建与京津冀发展“同呼吸”

 


天津电建与京津冀发展“同呼吸”

陈超

企业的发展往往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半个世纪来,天津电建得益于上层政策及所处的区位优势,企业得到了健康、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同时,天津电建也用一座座精品工程扮靓着京津冀地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目前,天津电建在津门累计完成13座大中型电厂的建设任务,覆盖天津市95%的电厂,为京津冀地区累计建设各类电站、非电工程50余座,其中 20余个工程荣获鲁班奖、国优(金银)奖、省(部)级奖。

改革开放:迎来第一个辉煌

    20世纪60年代,普遍的火电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是粗放型的。天津电建真正实现工艺质量的全面提高,是河北陡河电厂战役。

   天津电建在陡河电厂三期、四期工程建设中,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工艺质量管理措施,在落实中一是严把设备开箱外观检查关、设备消缺关、安装前准备关和组装关、运输就位关、安装调试关、三级验收关,二是做到优质保高速,三是由保优质变为创优质,四是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其主要经验可归纳为四条:一是首次承建国产20万千瓦机组,组织人员外出到同类机组施工单位学习取经,避免重复人家走国的弯路,“不交第二次学费”;二是吸取过去的施工经验,大胆提出到制造厂参加设备监造,把安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消灭在萌芽中;三是认真查找所有设备缺陷,消除运行隐患;四是总结安装经验,组织力量编写《施工工艺及验评卡片》并附诸实践。

曾在陡河电厂及以后的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施工工艺及验评卡片》,是施工人员在工程中的一个创举,是工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作为各专业工地、施工班组在完成任务中进行工艺和质量管理的依据,也作为贯彻上级颁发工艺规程、导则的具体措施,包括了施工内容、工艺流程、工艺质量标准要求及完成情况、专兼职质检员及施工负责人签署的评语等。在接受任务单的同时,附有这样的工艺卡片,使施工人员对下达的任务、怎样干好,一目了然,减少了工艺措施的烦琐交底和重复劳动。

过去施工人员只限于在安装中做文章,对于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感到无能为力,而陡河电厂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钢球磨煤机主轴烧瓦是常见病,施工人员在设备监造中发现、处理了症结,制造质量明显提高,使陡河电厂两期工程的12台磨煤机全部一次启动成功,运行稳定,没有发生一起烧瓦事故,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该项目的最好水平。发电机、给水泵、风机等设备,都派人到厂家共同努力直至完成出厂前试验,从而保证了工艺质量。

国家老领导万里、李鹏同志曾到陡河电厂现场视察,给予了天津电建高度评价。陡河电厂工程成为天津电建致力于提高施工工艺质量的一次飞跃,创造该公司的第一个辉煌。

转型升级——打开腾飞之路

2000年以来,为顺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天津电建积极调整发展业态,在作强传统火电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外、核电、电网、新能源、非电等工程建设市场。

2005年5月13日,天津电建独立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垃圾焚烧电厂——天津泰达环保电站正式移交。电厂被列入国家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为2003年天津市计委、市建委的重点工程和天津市2008年协办北京奥运重点项目。电厂全年处理垃圾40万吨,并保证垃圾焚烧后排放的气体不会二次污染,优于欧盟标准,达到居住的环保要求。同时更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48000吨,实现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20111225,天津电建参建的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该工程被列入国家“金太阳”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工程一期建成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4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配套建设风光储联合控制中心及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  2010年8月,天津电建凭借其雄厚的施工能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举中标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场平、变电站土建及全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随后,又于2011年成功中标综合楼及附属建筑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天津电建领导高度重视,在物资采购、技术支撑、人机资源等多方面为工程“开绿灯”,全力保证工程进度顺利推进。在质量管理上,坚持样板引路,确保一次成优。35kV控制楼地下室梁板、主变基础底板钢筋绑扎、站内道路浇筑等施工点外观工艺美观、效果良好,获得国网业主的一致好评,多处工艺被列入“工艺样板示范区”。

  2012116,又一座由天津电建单独承建的国内首座IGCC电站示范工程、我国首座“绿色煤电”——华能(天津)1×250MW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后移交试生产。机组试运行期间,性能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值。作为国内首座IGCC电站示范工程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天津电建实现了该项目“厂用受电、锅炉水压、锅炉酸洗、汽机扣盖、燃机扣盖、点火吹管、汽机冲转、机组并网、72+24试运”等多个一次成功。 机组试运行期间,环境整洁,机组汽水品质合格,系统投入完整,机组运行稳定,达到火电工程验评标准和启动验收规程要求,受到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30余家知名媒体进入电厂进行了联合采访。

此外,天津电建近年来还在京津冀地区相继建设并投产了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项目、黄河以北首台百万机组工程、2011年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全国60万千瓦级优胜机组一等奖——天津北疆电厂;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银质奖、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北京郑常庄燃气热电厂、2号机组;冀北首座智能变电站工程——承德南智能变电站工程,荣获国家电网输变电建设最高荣誉。特别是参建的河北尚义龙源风电场工程荣获我国风电史上产生的第一个“鲁班奖”。1

2013年底,由天津电建施工总包、历时33个月建成的北京电力医院改扩建工程圆满完成竣工验收,并获得2013年度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在建的陈塘庄热电厂煤改气搬迁等工程,为建设“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添加绿色动力;在建的北京高井燃气热电工程被国家能源局评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工程建设项目。

一体化时代:分享政策优势

2011年,天津电建成为中国能建的全资子公司。在中国能建全面转型升级的号召下,该公司积极行动,以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推动转型升级。2011年至今,天津电建相继与天津院、北京电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等设计、施工、装备企业在签订了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共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天津电建负责人表示:面对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天津电建将在中国能建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牢牢把握“持续健康发展”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增效”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坚定“二次创业”必胜信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实干,坚持市场为先、高端发展,确保坚强履约、效益导向,推进集约经营、内涵增长,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实现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式“两个转变”,努力建成“以工程施工为基础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公司将一如既往,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更好地发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做好中能建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为家乡发展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