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京滨铁路六标段电力迁改工程现场,工人们依旧在忙碌着。
滨中、滨幸两条220千伏高压线需在4小时内完成跨越高铁的精密迁改作业。由于作业面紧邻高速运行的高铁正线,安全容错率为零。同时需协调铁路、电力等多部门,确保施工窗口无缝衔接,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国网天津建设公司(监理公司)青年突击队队长孙旭把对讲机别在胸前,“‘天窗期’只有240分钟,一秒都不能耽误”。
牵引机轰鸣,记者顺着手电筒的光束看到,导线在90米高空缓缓滑行,像一条被拉直的琴弦。国网天津建设公司(监理公司)安全监理师储云鹏打着手电筒,光束不时扫过高压导线和铁路防护网,确保其不与铁路设备发生触碰。
储云鹏坦言:“我们监理的职责就是‘钉’在现场,用‘放大镜’查找隐患,用‘铁规矩’卡住质量,确保迁改后的线路经得起检验。”
凌晨3点47分,最后一根导线精准落位,滨中、滨幸迁改工程最关键的高难度跨越放线任务圆满完成。
三天两夜,三支“温度计”,三种刻度,却指向同一个答案:不论外界温度如何,总有默默坚守的劳动者在保驾护航。(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