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翔宇国际学校热闹起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升级改造的电脑机房受到了在校师生的欢迎,新增加的中央空调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教学环境。得益于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免费为学校办理的电力增容业务,这些新上的设备在第一时间就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使用,特别是办理快、零投入的办电政策,仅用3天就完成了接电工作,让校方节省了30万元的成本。
三周前,校方还在担心学校里面的电表能不能满足这些新上设备的用电需求。学校办公室负责人郭建介绍,经过测算,这些用电设备的增加将使学校的用电负荷大幅增长,学校决定投资30万元,新建一座160千伏安箱式变电站,希望在一个月左右完成送电,并通过“掌上电力”APP申请了电力报装。
校方不仅没有跑营业厅,而且转天就迎来了国网天津城西公司的业务人员上门服务,更让校方惊喜的是,电力服务人员还带来了助力营商环境改善的最新政策。按照8月1日起国网天津电力《低压非居民客户业扩报装服务规范》,将低压接入电网容量从原来的100千瓦提升至160千瓦,根据校方测算的容量,无需再新建变电站,只要增加低压接入容量即可。郭建说:“学校从提交申请到电源接通正式用电用时仅3天,不仅速度比我们预想的快了很多,而且电表和外部的设备全都由电力公司出钱建设,为学校节省了不少费用,同时节省了原计划在校内建设箱式变电站所占用的空间。”
国网天津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网天津电力精准对接“津八条”,推出“电十条”服务举措,并不断优化创新,力争在办电成本、办电环节、办电时长、供电可靠性4个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电力”指数排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进一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助力营商环境改善的部署要求,争当服务“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的排头兵。
国网天津电力通过降低办电成本,精简办电环节、缩短办电时长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确保低压办电新模式顺利实施,国网天津电力自8月1日起至年底,安排电网资金2000余万元,将原由客户投资的低压供电工程纳入电网投资建设范围,降低客户低压办电成本至“零投入”,将低压接入电网容量从原来的100千瓦提升至160千瓦,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获益。同时将低压小微企业办电流程简化至业务受理和装表接电2个环节,限定低压小微企业接电时间最长不超过25天,并结合天津市“放管服”政策,积极促请政府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低压办电新模式实施以来,国网天津电力共受理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380个,平均接电时长为2.66天,相比新模式实施前缩短了1.74天,效率提升了39.55%,为客户节约投资129.64万元。此外,进一步简化客户办电手续,推广线上办电,开通“掌上电力”APP、“95598网站”等线上办电渠道,创造了客户“足不出户”办电的条件。推行“一证办理”、“容缺后补”、“上门服务”,客户持主体资格证明即可办理用电报装业务,所缺权属证明等业务要件在后续环节由电力公司上门收取。
在高压办电方面,国网天津电力合并与客户互动服务事项,取消10千伏及以下非重要客户设计文件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变审查为协办,审查环节减少三分之二,压减流程环节。同时精简办电要件,将高压客户办电业务要件由10个减少至5个。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办电成本,国网天津电力延伸电网投资界面,将省级及以上各类园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电能替代项目外电源建设工程纳入电力公司投资建设范围,实行电力配套工程建设至客户红线。今年5月政策实施以来,已为14个项目投资建设到客户红线,降低企业办电成本2510万。
在办电成本、办电环节、办电时长实现突破的同时,国网天津电力还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实施“1001工程”,全力推进主网架完善提升、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等九项工程,主动延伸和全面补强天津电网,助力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电网投资将超过125亿元,达到“十三五”前两年投资总和,年内将投产电网基建工程40项、10千伏配电工程计划完工84项。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变电容量102万千伏安、线路223公里,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784公里、0.4千伏线路760公里、配电台区471个,已投产的环保园、南蔡和高场等输变电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电网结构,而且大幅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为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可靠供电提供了坚强保障。
随着“1001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到建党100周年时,天津初步建成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将建成500千伏双环网结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清洁能源消纳比例100%,推动天津市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农村电网户均容量由当前的2.41千伏安提升至4千伏安,配电自动化、配电通信网、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电网发展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