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个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集中监控主站平台在贵州省贵阳市完成带电调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具备投入生产试运行条件。
本次调试工作由南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自主牵头开展。该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调控一体化“十四五”工作提升方案试点单位,采用“两步走”策略探索交直流集中监控运行模式。第一步采用LAN延伸技术将禄高肇直流高坡换流站工作站“搬”到该局贵阳区控,在国内首次实现交直流集中监控管理、换流站少人值守,换流站人员减少33%;第二步采用分层分布式技术路线,将交直流两套控制系统进行融合,实现一套系统完成集中监控,并具备“1+N”复制扩展能力,在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规模区外送电、直流少人值守等方面应用。
南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贵阳区控负责人介绍:“我们利用该平台打通跨区数据,应用云边协同技术、数智化手段,开发了更智能高效的智能监盘、操作、分析等应用功能,有效减少约53%现场人员投入,提高集中监控效能达90%。”(来源:南方电网报)
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
11月1日14时许,在完成72小时试运行后,武汉—黄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国家电网华中分部介绍,这标志着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全面形成了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多省互联的团状电网新格局。
武汉—黄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的最后一环,其起于特高压武汉换流变电站,途经1000千伏特高压黄石新建变电站,止于1000千伏特高压赣江变电站,新建双回1000千伏线路451.2公里。
国网湖北电力特高压办工程建设处处长费薇说,武汉—黄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探索“大建设”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克服了施工战线长、现场环境复杂、停电安排难等挑战。
随着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交流网架承载能力将显著增强,省间电力交换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特征更加显著,电网稳定特性有效改善,能更好满足华中地区用电需求。(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