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力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在全国大量应用。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已成为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若疏于管理,就会埋下隐患,引发事故,尤其在当今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保障电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防护措施,保障电力生产供应的安全。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影响安全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一)电力调度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电力调度工作许多都是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在平淡枯燥的工作中,有的调度人员安全意识会慢慢淡漠。由于缺乏牢固的安全意识,在一些简单的停送电过程中会出现麻痹大意,细节问题不落实,容易造成误操作事故。调度人员没有将发受令或者交接工做作好记录,凭记忆做事,往往会出现遗漏,给电力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二)电力调度人员安全技能不过硬。电力调度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有深厚的工作经验。有的调度人员满足于日常的倒闸操作和供限电控制,放松了对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放松了对现场设备和相关规程的熟悉掌握,对许多问题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对调度工作流程不甚了解,这样在工作中时常出现瞎指挥、乱指挥。同时,由于缺乏过硬的调度技能,在遇到事故和特殊运行方式时,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不能做到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往往耽误了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造成事故扩大。
(三)电力调度管理不健全。电力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系统,新线路、新电厂、新技术不断加入到现有的运行系统中来。由于有的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日常事物,或者部门间相互推诿,造成有的运行管理规程没有及时更新,新规程往往只停留在文件阶段,没有及时组织学习掌握。这些都给电力调度人员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调度人员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调度人员在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过程中,缺乏过硬心理素质,也是威胁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设备可靠性逐渐提高,发生大的电力系统事故的几率越来越小,调度人员处理事故的机会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系统装机容量不断增长,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大规模限电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少。因此电力调度人员真正遇到需要自己快速应对、采取正确判断并下令处理的机会甚少,缺乏锻炼机会。
(五)调度检修安排缺乏安全性。设备检修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安排是影响电力调度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几年来电力系统改扩建工程任务繁重,在设备停电检修安排的工作中不时会出现临时检修安排。部分临时检修安排本来可以选择在系统更可靠的时段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安排在系统薄弱的时段进行。这样的检修安排,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影响电力调度工作自身的安全。还有部分检修安排,按照规程应该提前办理检修票的而未按标准作业流程作业,也作为临时检修处理。这些临时检修工作跨越了正确作业流程的把关,风险分析及控制的安全责任基本完全落到调度运行人员上,大大加大了调度运行岗位的安全风险。
二、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
电网进行调度的工作人员是对电网进行最直接指挥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担负起了该管辖权限内所有有关电网在可靠、安全和运行经济上的重任。每个级别进行调度的工作人员在对电网发生安全隐患和在日常工作中所下达的每一条关于调度的指令都应该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在进行调度的过程中产生了操作上的失误或者是对事故处理上的失误,就会对其设备造成损害、对在场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严重者还会对电网造成振荡解列以及大范围停电的局面。以上这些行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带来的损失是非常重大且不可估量的。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杜绝误调度、误操作。调度人员作为电网运行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调度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防止在工作中出现误操作的事情发生,从而减少调度人员人为因素
对电力运行事故的影响。作为电力企业的调度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调度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强化练习,同时对工作中的误调度、误操作事故进行通报,把其作为职工评优的标准。在工作中,有些操作实际上是因为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而引起的失误,那么对于这种现象要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的概率。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不得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对工作程序进行修改。对于调度命令票要严格的执行。只有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杜绝习惯性的违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网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求。企业在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首先要对业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的对调度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其次还要对其进行个人素养的提升,因为有了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可以培养遵章守纪的习惯,为电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预发操作指令票。对于正确无误的指令票,应该在规定时间段内预发,倘若没有在这个时间段预发指令票,那么这个指令票将会成为过期或者无效处理。对于执行的指令票无论是以网络发令还是其它途径进行传递的,在指令票上面都必须写明相关姓名、时间等一切信息和内容。
(三)审核操作指令票。电力公司的审票调度员务必对所调管范围内的一切电力设备状态及运行方式,必要的参数掌握到一定熟悉的程度。主值或者以上的调度员须认真负责,严格审核指令票并签名后方可执行。
(四)调度操作。调度员应参与制定风险防护措施,并且在执行调度工作过程中忠于职守,调度发令操作的过程中应避免与负荷高峰阶段相碰,雷雨等天气尽量避免实施计划安排的调度操作,每个调度员都应该熟悉基本的事故处理措施,在事前要做好一切的风险预想,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调度任务。调度员在一系列的调度工作结束之后,应该审核调度指令票的执行质量,并且将调度过程中的相关设备的情况做好记录,写入交班日志。
三、调度事故的解决办法
(一)事故预防。对于恶劣天气的调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测,在特殊运行方式和负荷过重的度夏期间,由于可能发生事故产生不良影响较大,尽量做到一个风险对应一个预案,做好应急和解决方案,事故发生时则可以迅速反应,正确处理,防止事故范围扩大,保证供电可靠性。
(二)明确事故现场信息。调度员在进行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明确地区的现场信息,对于当地的环境与天气情况都要及时了解和分析,与运行人员保持沟通,实时掌握设备故障情况和处理进度,明确事故性质,负责人暂停正常的停送电调度,优先进行事故处理。
(三)事故处理。根据远程监控和运行单位反映的事故现象,深入分析事故现象、设备状态以及负荷损失,事故后根据电压电流与频率等数据判断事故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调度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与处理,在操作和处理的过程中要用专业术语,保证事故的处理顺利进行,及时的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四)避免事故扩大。调度员在事故发生以后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首先隔离故障点后,优先恢复正常的设备运行,送出重要负荷,保证电网稳定。隔离后的故障设备转为检修状态,安排配合抢修工作。(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 杨占民 蔡君 李庆镭)
(注:文章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