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新奇之旅

 


中东新奇之旅

赵 力

 

此次随团参加的中东之旅的目的地是随团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

搭乘以色列航空北京至特拉维夫航班,飞机经过十个小时的夜航,在当地时间早晨五点降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我们由此开始了向往已久的中东之旅。

出国后的第一天的旅游开始了。团员们坐上旅行大巴前往内坦利亚,导游向大家介绍了以色列的基本情况和旅行注意事项,以色列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地,地中海的东南岸,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的西奈半岛,1948年宣布建国,目前人口超过八百万,主要是犹太族群,犹太人六百万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其余人口为阿拉伯人等,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由于国际社会存有争议,许多国家将驻以色列的使馆设在特拉维夫。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自由民主制国家,公民拥有各式各样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以色列的科技水平相当发达,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视为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

此次旅行的一个特色,是让我们体验一下独一无二的以色列基布兹生活。我们将了解号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的共产主义”的基布兹及其特殊的生活方式。

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在以色列,基布兹是一个供犹太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社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这里没有私人财产,家庭观念也比较淡薄,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人人平等、相互合作及按需分配……一位专职讲解员开着拖拉机带我们参观了农庄的博物馆、工业、种植业、畜牧业、幼儿园及社员的住房,中午还领着我们这些中国游客在农庄的集体食堂吃了共产主义的“大锅饭”。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中国游客来说,基布兹毕竟是在特定时代特殊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乌托邦,它的制度、发展模式和管理上的优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我们离开农庄乘车继续向北,前往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参观巴哈伊教圣殿花园,花园依山而建,中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金色圆顶巴孛圣殿(也就是该教的创立者巴孛之墓)。巴哈伊教,一般汉译为“大同教”,它的最高宗旨是创建一种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实现人类大同。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海法港的全景。

随后我们要前往圣母玛利亚的故乡拿撒勒参观圣母报喜堂。它是中东最大的教堂,建于1966年,是当今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教堂之一,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报喜的地方,传说这里是耶稣基督的故乡。福音中描述他的父母玛利亚和约瑟住在这里。那时,圣母玛利亚脚踩到了一条蛇,天使长加百利告诉她将因圣灵怀孕,所怀有的是上帝之子耶稣……教堂中,布满了世界各地反应圣母报喜主题的艺术作品,其中,中国教会所赠的一幅特别明显,作品中的圣母俨然一个端庄秀美东方女性的形象,特别的马赛克镶嵌、日本和朝鲜的也很漂亮,各国的民族艺术让我们这些游客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晚上,我们下榻加利利湖畔的提比利亚市。

提比利亚是个小城,但景色优美。坐落在以色列北部著名加利利湖边,加利利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东西短南北长,像一个天使的竖琴形状,周长五十多公里,总面积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据说最深处48米,低于海平面二百米,是地球上最低的淡水湖。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新的旅行。第一个是参观八福堂。八福山位于加利利海之西,是传统耶稣宣讲登山宝训的地方。教堂呈八角形,用来象征八福,传说耶稣走遍加利利的山和水,传递上帝的福音,八福堂的得名来自耶稣的著名福音。所说的八福为:虚心的人、哀恸的人、温柔的人、饥渴的人、怜恤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为义受迫害的人……他们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沿山而下,接着参观彼得献心堂,教堂内有复活主为门徒预备早餐的石头,今称“基督的桌子”,传说是耶稣曾经要彼得喂养羊的地方,耶稣三次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羊。”彼得是个渔夫,祖祖辈辈在加利利湖上以捕鱼为生,可是当耶稣来到加利利湖的时候,因着神的指引,他认出耶稣是神的儿子,于是他领着自己的弟兄们义无反顾地跟随着耶稣基督。继续前往参观五饼二鱼堂,相传是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地方。我们感受到了浓厚宗教气息。这里以其新鲜和独特的烹饪鲜鱼方式而著称,尤其是圣经中提到的彼得烤鱼,还有阿拉伯饼加鹰嘴豆酱,米饭薯条等特色食品。

午餐后,我们乘船畅游加利利湖区,体味海天一色的美景。游船老大知道我们是中国人,特意为我们安排了升中国国旗、奏中国国歌,当你身处万里之遥的异国,面向东方唱响义勇军进行曲,看着五星红旗在加利利湖上迎风飘扬的时候,真的挺让人激动的!游湖结束我们通过以约边境,入境约旦,开始了对约旦的旅程。出关后乘车抵达首都安曼,下榻一家涉外酒店。住房窗外不远处就是一个清真寺,早晚可以听到清真寺宣礼塔的召唤,酒店房间中备有印刷精美的古兰经,客房天花板上有一个标记,为穆斯林指明圣城麦加的方向。

旅游第三天,我们开始了新的行程。在车上,导游介绍说,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这个国家缺水严重。它不像沙特等中东国家那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约旦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可耕地极少,各种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旅游、侨汇和劳务外援。阿卜杜拉国王执政后,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点,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约旦政府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约旦也是个古国,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明。约旦原是巴勒斯坦国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过,至今其境内尚存许多历史遗迹。虽然中东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动荡,约旦社会基本上都能够保持稳定。与我国政治经济关系良好,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各种商品。

上午我们游览约旦的首都安曼的市容。安曼是约旦全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阿杰隆山脉东部的丘陵地带,临安曼河及其支流,因坐落在7个山头之上,故有“七山之城”之称。历史上安曼曾经由许多不同民族统治,这也造就了它是今日中东地区少数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他少数信仰无明显冲突而得以共处之地。我们登上阿蒙人的建都旧址—城堡山俯瞰死海和约旦河谷,天气晴朗时可眺望耶路撒冷。现在城堡仅剩残垣断壁了,但是从那些静静矗立的巨大石柱上,还是可以想象到昔日的壮丽辉煌……接着我们参观了约旦考古博物馆,观赏从史前时期至十五世纪的约旦各地的精美文物。

离开安曼,乘车前往马德巴。马德巴城位于安曼西南,是世界上马赛克镶嵌制品种类最多的城市,享有“马赛克之城”的美誉。我们参观了当地最著名的圣乔治东正教教堂,教堂地面上用马赛克镶嵌的地图。据说大部分马赛克已有1500年的历史,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亦不乏神话故事情节和狩猎务农等日常生活场景。该地图大约完成于公元5世纪,一千五百年前的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标出了那个时候的耶路撒冷等好几个古巴勒斯坦和古埃及城市以及河流、湖泊、海洋的准确位置,令人惊叹。

随后我们乘车前往著名的海滨度假城市阿卡巴。车外沿途满目戈壁沙漠,让人想起我们的丝绸之路,我们今天所走过的公路可能就是古香料之路的一部分,当年,他们就是沿这条路将阿拉伯地区盛产的香料运往地中海贩卖到欧洲的。

 第四天的清晨,我来到海边游泳,海水清澈见底,不远处港湾里静静地停泊着私人游艇……这些年来游过不少的地方了,红海还没有游过呢,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吧!

在阿卡巴市区自由活动,我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路边一个阿拉伯烟馆为客人装水烟的全过程。之后我们游览佩特拉古城。我们分乘马车和步行游览,佩特拉古城又称玫瑰古城,特殊的地貌使这里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我们参观了佩特拉古城遗迹,公元前200年纳巴泰人在此建造了他们的都城,建造的都城可谓壮观无比,2007年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古城遗迹有一条长约一千多米的狭窄峡谷通道。建筑物雕凿在悬崖峭壁面内,其房间也隐没在岩石之中。进入要经过一段两公里左右的步道,非常狭窄,两边都是悬崖,我们走在峡谷中,最宽处约六七米,最窄处仅两米左右勉强能够过一辆马车,两侧雕凿有水渠、洞窟、岩墓等。走到峡谷尽头豁然开朗,古城的核心区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大广场,广场正面是一座高40多米,宽30多米,依山雕凿的卡兹尼圣殿。殿门分为两层,高大的罗马式的石柱,门檐和横梁都有精细的图案。圣殿正面的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士兵的石像,据说那个时候他们就采取现在的历法了,十二根石柱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三十一朵花卉代表一个月的天数,七只高脚杯代表一周七天,在顶部正中间有一个球形石及两侧守护的雄鹰现已残破,穿过卡兹尼圣殿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

第五天我们游览尼泊山。尼泊山是传说中摩西升天的地方,摩西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受上帝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之地,这就是上帝应许之地—耶路撒冷。经历多年的艰难跋涉,他在就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去世了。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

这里耸立着摩西的权杖及教皇所立的纪念碑和橄榄树。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死海,随后我们就来到了死海并下榻在海边酒店。死海也被称为“盐海”,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地方。

远远望去,死海颜色呈深蓝,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铜镜,熠熠生辉。岸边,据专家说,水里没有生物。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它的海水比大洋的海水高10倍,因此,来到死海绝对不能扑通一声跳下去游泳,得会浮。我们有一位团员不慎将眼镜掉落在死海中了,没有办法,只能干看着没法捞,当然适应之后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躺在海面上阅读书报。其实在死海漂浮还是有危险的,特别是弄出水花溅进眼睛会难受得要命。我们大部分游客都会用死海泥涂满全身上下,玩到尽兴后用水清洗之后,感觉皮肤确实比以前光滑细嫩了许多。名不虚传,死海泥对皮肤有着神奇的保养与美容效果。

第六天结束了约旦旅游返回以色列后前往伯利恒,伯利恒由耶稣基督的出生地而闻名世界,每年吸引世界上数百万基督徒前来朝圣。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整个该区域设有隔离墙,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日常行政管理,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巴勒斯坦。

我们首先参观圣诞大教堂,先后参观了星洞、马槽等圣物,大理石圣坛,圣坛上面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圣坛上空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时间点燃的银制油灯,昼夜不灭地映照着这块狭小却牵动10多亿教徒的圣地,在这里的文化与宗教的震撼感受,直至灵魂深处,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基督徒能够亲手抚摸和亲吻耶稣诞生的地方……此外,我们陆续参观了耶稣圣凯瑟琳教堂和十字军庭院。然后大家乘车前往历史名城—耶路撒冷,这一天恰逢星期六,犹太人的安息日,从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期间禁止工作,禁止购物、禁止开车等等一些列被视为劳作的事情,大街上车很少显得比较安静。晚餐的时候看到了来自中国的宗教旅行团,还有一个庞大的美国的学生游学团组。

随后第二天我们游览耶路撒冷市区。我们登上橄榄山欣赏圣城全景,金色的耶路撒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神圣和美丽。下山后参观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的主泣教堂,教堂上面四角形状好似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据说,耶稣走到此处时,震惊于犹太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教堂不远处就是耶稣被犹大出卖的地方客西马尼园,园中有“梦中的橄榄树”,原本是个榨取橄榄油的地方。园中的八棵巨大的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即存在的。旁边即是由16个国家捐献金钱所建的万国教堂。教堂内有三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描述的就是这段故事。我们进入耶路撒冷老城来到雅法门,我们继续参观耶稣与12门徒最后晚餐的地方:大卫王墓、马可楼与圣母安眠教堂。我们走过耶稣受难的苦路14站,狭小的城区小道上挤满了游客和朝圣者,两旁小商店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和宗教用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最后到达圣墓教堂入内参观。教堂是基督徒心中的圣地,据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到这里,被钉上十字架,死后尸体被安放于此,三天后他的灵魂升天了……信徒们围绕着停尸大理石抚摸,虔诚的教徒跪下来亲吻,人们相信这是块曾经浸透耶稣鲜血的圣物。让我们感叹的是两千年的教堂艺术在这里齐聚一堂,跨过一道门就会跨越数百年的历史。

我们来到圣殿山旁,犹太神圣之地哭墙。许多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在这里悲哀祷告。哭墙旁边就是圣殿山,那上面就是犹太第二圣殿的遗址,现在是伊斯兰教的金顶清真寺。对于世界三个主要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圣殿山是耶路撒冷的历史与精神中心。现在犹太第二圣殿的遗址只保留下来了西墙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哭墙”,以色列人的精神家园。哭墙分为男、女两区,中间有隔离栏,入口为大家准备了男士犹太帽。凡是进入的人必须戴犹太帽,以示对神的恭敬。我们观察进进出出的人群,前来祷告的犹太人穿着都非常庄重,正统犹太教徒装束就像导游所说的“企鹅”模样,传统犹太男人戴的是礼帽,有的是大圆边黑礼帽,有的是高高的带皮毛的帽子,左右鬓角各有一缕长长卷发,这里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人们在哭墙前诵经,将自己的心愿写在小纸条上,插入墙缝之中……一群年轻的以色列士兵也来到这里,他们都身背自动步枪,游客们纷纷和男兵女兵们合影留念,说实话,从国内出来这一路上,不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对我们中国游客都是非常友好的!

旅游最后一天我们乘车前往特拉维夫,参观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地中海岸边的雅法老城,很多房屋已经被重新修整,现被用于艺术画廊。在这里感觉好像置身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小城风格,我们在此自由散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情境,午后游览了特拉维夫市容和拉宾广场,这是以色列为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身亡而建的地方。傍晚我们继续搭乘以色列航空航班返回祖国。

此次中东以色列、约旦之旅,我可以称作一次新奇之旅,虽然并未欣赏到特别壮丽的自然风光,但有着独特而别样的感受。

关于宗教信仰和中东和平,人是应该有信仰的。不论信仰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每一种宗教都是要人们向善的,而且三大宗教信仰都以崇敬和仰慕……同这块土地、同圣城耶路撒冷相联系。对犹太教来说,耶路撒冷是犹太圣约产生地,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发祥地。不容置疑犹太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出现了改变世界的五位智者先贤,究其原因和他们的信仰有着必然的联系。对基督教来说,耶路撒冷是耶稣生活、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虽然以色列、约旦的历史宗教建筑本身可能没有欧洲许多教堂那样宏大和艺术性,但此地却一直吸引着全球数亿朝觐者和虔诚的信徒们前来朝圣!对伊斯兰教来说,耶路撒冷这个“遥远的地方”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

令人感叹和唏嘘的是,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或是在希伯来语中,意思为“和平之城”。但是为了这块圣地的最终地位,流血战争、暴力冲突、种族矛盾和绑架谋杀不断,人类文明已经到了21世纪了,这片土地上还矗立着冷冰冰的隔离墙……难道这是上帝的意愿?难道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就不能凭借各自的宗教信条和他们的政治智慧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好这块美丽的圣地吗?原因可能很多,我想,宗教信仰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恐怕不是我们中国人能够想明白的,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卡尔。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毒害人们的精神鸦片是宗教……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国旅行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出行之前要学习,旅行之中要学习,回忆旅行经历的时候还会再学习,想起学生时代,老师们常说书要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体会一下就是这个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有些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更为可喜的是它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等等……而且它会激发起你不断学习的兴趣,可能不少驴友们都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