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北郊500千伏变电站重建工程现场,80余名施工人员忙碌作业。钢筋混凝土之间跃动着一个个身影,这些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建设者,正在用特殊的方式度过这个长假。
“北郊500千伏变电站重建工程是天津市重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关系到天津地区的电网稳定和经济发展,更直接影响着北辰、武清东部和宝坻南部地区的电力供应。”国网天津建设公司(监理公司)项目经理陈妍坤说。她早已习惯了在节假日工作。在她的视野范围内,500千伏组合电器设备基础施工区的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钢筋绑扎,每一根钢筋的位置、每一个焊接点都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她熟练地打开“e基建”App,实时查看着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管控情况。
不远处,构架基础施工也在同步推进。构架是变电站的“骨架”,支撑着整个站的电气设备安装和线路走向。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该工程项目经理杨海翔手持测量工具,一丝不苟地核查钢筋间距。“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毫米。”他逐项测量每一个关键节点,不放过任何细节。“质量永远是工程的生命线,安全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杨海翔说。
暮色渐临,工地的灯光次第亮起。陈妍坤和杨海翔仍然在现场忙碌着。“说实话,节假日不能陪家人休息出游,心里不是没有遗憾。”陈妍坤望着忙碌的工地说,“但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无论什么日子,这份责任都不能放松。”
与此同时,在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施工现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钢筋笼已经就位,复测坑深没有问题,商混车慢慢倒进来,注意安全!”国网天津建设公司(监理公司)项目执行经理张晓亮站在作业区边缘,目光紧盯着正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的关键工序。10余名作业人员正在全力推进灌注桩基础施工,钻机缓缓移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下一根桩的钻孔工作。
“目前我们正值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高峰阶段,国庆期间抓住秋收后的黄金时期,全力开展灌注桩基础施工。”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该工程项目副经理范锴介绍道。随着负责人的指令,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从漏斗中倾泻而下,通过导管精准注入预先成孔的桩孔内,从下而上完成整个灌注桩的一次成型。
“基础施工具有隐蔽性强、不可逆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三测三验’管控流程,确保施工每道环节都严格把控,基础施工质量安全可靠。”项目总工王凤通表示。针对天津土质含水量高的情况,施工人员采取埋设护筒、调节泥浆比重等防塌孔措施,同时建立恶劣天气气象预警机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在东丽区的跃进路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现场,国网天津东丽公司项目经理张博越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工地一线。“设备安装容不得半点马虎,基础尺寸、预埋管线位置都得精准核对。”这个工程将应用全国产首台110千伏干式变压器。国庆期间,该变电站正集中开展屋面女儿墙绑筋支模、外墙檩条焊接等关键施工,整体框架雏形已清晰形成。
当国庆烟花在海河夜空绽放,天津电网的建设版图正稳步推进。国网天津电力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在施工程27项,超过600名建设者奋战一线。从特高压线路到变电站基础,从地下桩基到钢结构架,每一个施工现场都跃动着蓝色工装的身影。
这些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天津电网供电能力,构建西电东送绿色能源走廊进一步完善区域电网结构,为海河设计之都周边区域提供新电源点……在工地的月光与焊花下,建设者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他们的国庆节,是一曲永不停歇的奋进乐章,正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编织一张更坚强、更智慧的能源互联网。(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