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潮来临前,我们要完成所有‘煤改电’村街线路设备的隐患排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村民温暖度冬。”11月21日,国网天津武清公司黄花店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储均旺向班员严祖喜叮嘱工作任务。当天,他们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对“煤改电”线路杆塔、金具、导线、绝缘子、避雷器、线路通道进行巡视检查。
今年7月,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武清区黄花店镇是永定河流入天津的首关,包括刘庄村、包营村等14个村街受到洪水冲击。8月15日,国网天津武清公司完成14个涉水村4条配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处理杆塔倾斜、变压器基础沉降等各类缺陷隐患共1206处,全面恢复武清区永定河泛区正常供电。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把确保民生用电和群众温暖过冬作为重中之重,超前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重要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效。
在武清区14个涉水村中,共有5个“煤改电”村街,涉及4条10千伏电采暖线路。当前正值供暖季,供电线路电量陡增,用电设备长时间开启。电网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取暖器等用电设施是否安全,都关乎着民生温度。
为此,国网天津武清公司成立迎峰度冬保暖保电专班,制定迎峰度冬保暖保供工作方案,针对“煤改电”地区制定一线一案、一村一案、一台区一案,提前对电网设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缺陷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走进刘庄村村民张宝庭家中,一股暖意袭来,墙上温度计显示24摄氏度。“之前担心家里电采暖设备闲置时间长,害怕受了潮,到冬天启动不了。在供暖季前,电力师傅主动上门检修,现在暖和得不得了,在家里穿件单衣就行。”张宝庭笑着说。
国网天津武清公司还将服务延伸入户,对“煤改电”客户室内线路、开关、插座及防漏电等设备情况开展排查;同时,在设备醒目位置张贴包含电力网格员信息的24小时便民服务卡,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采暖用电需求。截至目前,国网天津武清公司已协助1.5万户“煤改电”客户检查取暖设备及户内线路运行情况,配合客户处理300余处用电故障隐患,发放2000余份宣传资料,将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心坎上。
大清河由静海区流入天津。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村内121户村民被转移安置,朱玉敏也在其中。
11月21日9时,薄纱般的晨雾慢慢褪去,在北二堡村康力鸡养殖场,养殖户朱玉敏正准备和料喂鸡。
“过两天寒潮降温,养殖采暖设备应该用上了吧?我们来看看增容后变压器运行情况。”当天,国网天津电力心连心(静海十一队)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尚海鹏和高佳星来到了养殖场,对朱玉敏说。
朱玉敏回忆说,当时她和家人转移到安置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鸡,幸好村委会给予了大力帮助,养殖场没有受到太大损失。洪水退去后,日子逐渐回归正常,原先的老客户开始陆续订购鸡蛋。于是,朱玉敏又投入了5万元,新添了1000多只幼鸡。
“小鸡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在冬季,鸡舍温度不能波动太大,要注意防风保暖,还要兼顾短暂通风。”朱玉敏介绍,她赶在寒潮来临之前,购置了一些采暖和通风设备,担心电不够用,便通过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联系到了尚海鹏。
了解情况后,尚海鹏第一时间指导朱玉敏在“网上国网”App上进行630千伏安的增容用电申请,并和同事来到养殖场进行勘查,现场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实时跟进用户内部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开展竣工验收工作,从申请到送电仅用10个工作日。
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电力支撑。国网天津静海公司及时做好东淀蓄滞洪区内杆塔基础加固以及设备检测,对因水浸泡而不满足电力运行要求的设备进行更换,加快推进台头35千伏变电站重建,为区域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该公司依托13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对东淀蓄滞洪区内23个村开展走访服务,及时掌握用电需求,以可靠供电保障、优质供电服务、良好电力营商环境,为乡村产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能。(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