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依旧骄阳似火,正是水稻吐穗关键时节。在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大杨庄,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水稻齐刷刷地挺立在稻田里。8月16日,宝坻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大杨庄,为稻田主排查电力安全隐患。
大杨庄的刘长青承包了1100亩地种植水稻,一大早他就在稻田旁查看水位。灌浆期的水稻对水的需求非常敏感,需要控制一个恰当的水位保证水稻的产量。
“最好的水位是距离水稻根部3到4公分,如果水量多会泡烂根部导致水稻倒伏,水量少会导致水稻因缺水而无法吐穗。”刘长青说。
水位控制通过排水和补水实现,排水时挖口,让稻田水自然流出,上水时用水泵,抽水灌溉。而在2004年,上水时还需要使用柴油。
“以前用柴油上水灌溉,一亩地大概需要55元,现在用柴油一亩地200元都不够。但现在用电,一亩地大概只需要28元,我们一般在晚上11点左右开泵,天亮就完活,可是省了不少钱呢。”刘长青说。
“自从农业灌溉开始执行尖峰平谷电价后,在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晨7点都属于低谷时段,进行灌溉电价会更便宜。”国网天津宝坻公司大白庄供电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蒋志国介绍道。
用柴油成本高,种了十几年水稻的刘长青深有体会。“原先这没法使电,只能用柴油,随着电力线路架设我们这才可以选择用电,近几年电力线路又开始升级改造,用电更可靠了,偶尔有小毛病,给供电所打个电话也能很快解决了。”刘长青说。
在今年七月的一天,刘长青在使用水泵上水时突然跳闸停电。“当时我心里那个急啊,于是就合闸,但合上后用不了多久就又跳闸,试了好几次,我们自己鼓捣到凌晨3点。那个时候正是水稻拔节期,这水送不上可能会影响水稻生长,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了大白所的电话,结果供电所的人凌晨立马就赶过来了,帮助我们进行排查,最后都给解决了。”刘长青说。
人员迅速赶到后通过对水利变压器及水利线路的排查,锁定最终的原因为水利变压器断路器保护值设置过低,在进行了保护值的重设后,顺利解决了停电问题,刘长青这才放了心。
“现在我们种的稻子品种主要是津育22号,这个品种优点是喷香,缺点是比别的品种早熟,为了防止稻谷自动掉落,我们得在快成熟时预备抢收。”刘长青说。
为了确保在农忙时用电可靠,宝坻公司提前进行高频次线路巡视,及时解决用户用电问题,并对用户提供电力技术指导,帮助用户降本增效、粮食增产增收。(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