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天津市宝坻区小辛码头村村民孙立明望着窗外不远处转动的“风车”对老伴儿说:“真想不到,咱们家的电竟然是大风刮来的。”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位于潮白河畔的小辛码头村2018年就在宝坻区率先完成了“煤改电”,实现了电采暖。2021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推出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小辛码头村被列入唯一的村级示范点。随着国网天津电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快电能替代、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措施的稳步实施,继“全电厨房”示范项目建成后,2021年底,宝坻首个风力发电项目投运,该村又成为天津“绿电”第一村。
从告别燃煤烧柴到实现风电入户,孙立明一家时刻感受着新能源、新技术、新服务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电采暖不仅让家里更暖和卫生,而且还没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孙立明说过去烧煤烧柴满屋都是烟尘,现在桌子两三天不擦还是干净的。
春节前,孙立明过生日,一家人去村里的农家院吃饭,他又对“全电厨房”发生了兴趣。他说:“这个电灶火力大,还安全。没有明火,油烟也少,要是有家用的我也要买一个。”孙立明随即把这个想法发到了“心连心电力服务群”,不一会就得到了国网天津宝坻公司专业人员的回复。
孙立明说:“现在的电力服务,就像随时在身边一样。”宝坻公司的工作人员不仅给他讲解了电磁灶的选型和使用知识,还让他接触到了很多环保理念。
“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碳排放对环境不好,但从来没想过这和自己有啥关系。现在才知道,家里用的电采暖、风力电都是在为降碳作贡献。我们是‘绿电’第一村,降碳要从我做起。”孙立明说,无微不至的电力服务在他让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让他更加自觉地爱护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
前有“全电厨房”,后有风力发电。经国网天津宝坻公司测算,按照每年使用风电55万千瓦时计算,仅此一项,小辛码头村可减排二氧化碳446吨。潮白两岸的风炒熟了农家菜,温暖了百姓屋,带来了新生态。2022年,随着天津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中,实现能源供给清洁化,终端用能电气化等6个专项目标、625个具体子任务的深化实施,津沽大地将因绿色能源发展而更加生机勃发。(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