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一早,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综合能源部田娜就来到瑞田里和魏民里小区进行场地勘察和需求调研,这几周时间他已经连续完成了30座小区公共充电站的现场勘查及供电方案设计工作。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抢抓国家“新基建”战略东风,超前谋划,迅速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再度“起航”。近期,覆盖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区域30余个小区的110台交流充电桩全面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部建设完成,全力支撑保障新区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服务市民绿色出行。
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加快天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并将推进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
“看这张城市公共充电站布局电子地图,它通过热力图展示了辖区内充电桩的分布。”国网天津滨海公司综合能源部主任曹筱欧介绍说,滨海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决策部署,在推动“新基建”中扛起大担当、展现新作为,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27座公共充电站,共计1151台充电桩,分布于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的城市核心区、商圈、工业园区以及主干道路,在12个小区建设充电桩76台,初步形成了《天津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中要求的滨海新区核心区0.9公里城市充电服务半径。
今年上半年,滨海公司又克服疫情影响,超前谋划、全面启动了公共充电桩项目需求调研、选址勘查工作。针对符合建设条件的小区,滨海公司积极与居委会和物业方对接,签订建设协议,制定施工方案。“我们还以需求为导向,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和老旧社区改造推动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缓解百姓充电难问题。”田娜说。(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