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中,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创新推出“电十条”,用电业务“一次办理”“一次办好”、接电效率“大提速”,全力为企业发展“充满电”。
位于西青开发区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最近正在进行二期项目扩建。这个总投资15亿美元的产能扩充项目,将打造8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基地。但同时,新的生产线也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厂长王劲松:我们对电力的品质对电力的可靠性比一般的企业都高很多,所以我们当时提出这个需求的时候,心里是比较没底,我们知道要建一个比较大的11万伏电站,大概需要两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
电不通,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项目尽早投产。在双万双服活动中,国网天津电力了解到企业的问题后,马上派出专属客户经理,全力当好“电参谋”,首先对项目内部电路走向设计进行动态验收。
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市场室大客户经理刘钊:我们对他的设计图的施工审核 加快了流程促动,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对他的审核。土建边施工,我们边验收,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同时,推出了“助力营商环境改善电力服务十项举措”。只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就能“一证办理”,使电力配套工程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举措,和时间赛跑,本月27日,中芯国际二期项目就将完成整体送电,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三分之一左右。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厂长王劲松:付出了很多额外的努力。保证我们的设备,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调试安装,保证今年年底开始试生产。
为了给发展“充满电”,“电十条”还推出降低输配电价、调整用电政策、扩大电力交易规模、减少接电费用等举措,预计今年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2亿元。到目前,一汽大众、银隆等都享受到了高速、低成本的送电服务。
国网天津电力营销部营业处处长徐俊 :通过电十条措施的落地执行,年底前实现十千伏四百伏客户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80天和30天之内,通过获得电力指标的改善,助推天津营商环境的提升。(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